玉米雌穗上长灰雹,近年来比较少见,可能是这种玉蜀黍黑粉菌又增多了吧,才会有灰雹生长。这是一种真菌病害,出现灰雹,极有可能是土壤中已经有了病菌而致。与土壤缺素无关。;)
一、什么是玉米黑粉病玉米黑粉病,也叫玉米瘤黑粉病,也称玉米灰雹,是为真菌性病。由玉米蜀黍黑粉菌增多引起玉米茎、叶、雌穗等局部浸染性病害。特征就是灰苞外面有一层白色或者灰色膜,里面是黑色冬孢子。它从玉米气生根、叶片 、茎秆、雌穗等部位都能在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瘤状物,我们称灰瘤。 相比于玉米丝黑穗病,它可以在玉米整个生育期进行病害浸染。 ;)
二、灰苞的形成及为害特征灰苞是可以食用的,对人体并不造成任何伤害。特别是在刚长成的时候,比较有味道,而且是有营养的。尽管这样,我们也不愿意看到它的发生。 由玉米黑粉病形成的真菌性灰世苞,它的发生是与天气因素有关的。干旱过后,雨水来临,湿度大,容易染病。因为黑粉病可以在玉米全生育期侵染,所以当看到玉米生长无力时,要注意叶片、茎节间是否有灰苞,出现了要及时清除,并到地头外深埋。我们有时不注意,拿灰苞到处乱扔,反而又能引起其它植株的染病。 玉米在雌穗生长期,天气干旱时,若植株搞病性不强,也极易被传染黑粉病,长成灰苞。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土壤中的畜禽粪便腐熟不到位,带有黑粉病菌,通过土壤传到作物气生根,以至作物叶片等部位。 ;)
三、灰苞的防治易形成灰苞的土壤,可能是有黑粉病菌,也可能是有丝黑穗病菌。两者都能长成黑粉性苞。不管是哪种病菌,我们对其防治的方法首先就是处理腐熟有机肥料,不能让其一直携带黑粉病菌。然后做如下处理: 2、及时处理发病的灰苞 上面已经提及,因为黑粉病是有传染性的,如果发现了不及时清除,而且有时小孩子会去吃,吃完就地扔了,会产生二次侵害。一定要将其埋到无作物区,避免传染。
玉米出现少量灰苞是正常的,若出现大面积灰苞,说明土壤中黑粉病菌已经很多了,要引起足够重视,至少不能继续种植玉米了。近年来,这种灰苞也是逐渐在减少,既然已经发生过了,就要做好足够应对措施。
关键字:
|